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2.
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后纵韧带组织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病,该病常发生在颈椎(cervical OPLL,C-OPLL),是临床上导致急慢性颈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患者一旦有症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C-OPLL的治疗出现了众多手术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及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因此,针对C-OPLL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也逐年增加。然而针对这些临床研究的特点分析,目前仍然缺乏。文献计量学是一种客观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工具,主要用来研究某一特定时期内特定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相关的信息。因此,其可以应用于综合评估国家、机构、期刊和作者,并预测某一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趋势等信息。笔者利用文献计量学工具系统分析2000年1月~2020年12月关于C-OPLL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以总结过去二十年C-OPLL手术治疗的进展和趋势,旨在为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鄄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之一,具有直接神经减压、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诸多优势[1、2]。但ACDF使得手术节段丧失活动度,导致手术邻近节段应力增加,术后易增加邻近节段并发症的发生率[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能够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理论上能够避免或大幅度减小对邻近节段的不良影响,减少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ACDR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当,术后ASD的发生率相对较低[4]。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人工颈椎间盘类型较多,包括Prestige假体、Bryan假体、Mobi-C假体、ProDisc-C假体等,不同类型假体使用方式、手术操作略有差异。笔者以Prestige假体的ACDR为例,对手术操作过程、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对ACDR的适应证、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低度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失衡情况,并探讨维持低度腰椎滑脱矢状位平衡的主要代偿机制。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确诊为单节段低度腰椎滑脱症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MeyerdingⅠ度滑脱(MeyerdingⅠ度组),30例为MeyerdingⅡ度滑脱(MeyerdingⅡ度组)。纳入同期30名X线检查脊柱-骨盆无影像学异常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并利用术前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测量相关参数:最大胸椎后凸角(maxTK)、最大腰椎前凸角(max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及矢状位偏移(SVA)。采用秩相关分析探讨滑脱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程度滑脱患者及对照组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结果 腰椎滑脱程度与maxTK呈负相关(rs=-0.512,P<0.05),与PI(rs=0.621,P<0.05)、SS(rs=0.385,P<0.05)和PT(rs=0.573,P<0.05)均呈正相关,而与年龄、BMI、SVA和maxLL之间无明显相关性。MeyerdingⅠ度和Ⅱ度滑脱组maxTK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度和Ⅱ度滑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yerdingⅠ度和Ⅱ度滑脱组PI均大于对照组,且Ⅱ度滑脱组PI大于Ⅰ度滑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增大与腰椎滑脱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TK降低可能是维持低度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平衡的主要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带肌肉组织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分析颈椎疾患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建立良好的工作平台。方法:选取一名34岁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颈椎薄层CT扫描,将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用Mimics 17软件将CT图像逆向重建出颈椎三维点云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把点云模型拟合成NURBS曲面模型,然后导入Hypermesh12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定义接触及边界条件等操作,最后提交至ABAQUS 6.12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各个工况(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下各节段活动度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型有效性。结果:建立的带有肌肉组织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789024单元,285045节点,外观与人体颈椎具有非常好的几何相似性。该模型在屈伸、侧弯及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与文献数据进行了80次对比,共计24次(占30%)超出部分参考范围,其中,仅C5-6左右侧弯活动度8.4°、C0-C1左右旋转活动度24.2°超出所有参考范围(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带有肌肉组织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符合有限元分析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要求,可用于颈椎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君  李振环  戴杰  林涛  周许辉 《脊柱外科杂志》2018,16(6):327-330,336
目的对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矫正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顶椎旋转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应用万向/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行后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Lenke 5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万向椎弓根螺钉治疗(A组)43例,使用单平面椎弓根螺钉治疗(B组)29例。记录手术前后腰椎侧凸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并计算侧凸矫正率。术前使用Nash-Moe法评估顶椎旋转程度,术后根据Upasani等提出的X线椎体旋转分级标准评价顶椎去旋转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2周及1年侧凸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1年侧凸矫正率为79.2%,B组为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顶椎旋转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及1年顶椎去旋转程度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椎弓根螺钉都能很好地矫正Lenke 5型AIS患者冠状面侧凸,单平面椎弓根螺钉在矫正及维持顶椎去旋转效果方面优于万向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72岁(45.2±17.1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根据所行植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28例患者纳入A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2.1±20.2岁;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行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的21例患者纳入B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9.3±19.8岁。记录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随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CT上测量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的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和神经损伤。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低于B组(210.2±26.6mL vs 230.5±6.2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显著性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仍显著性高于A组(P<0.05)。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采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能够实现良好的骨融合,可应用于后弓缺失等不能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植骨术的患者,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寰枢椎的关节间隙高度,增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DiscoverTM假体高度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TDR)置换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在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采用5、6、7 mm 3种不同高度DiscoverTM假体行C5/C6单节段CTDR的颈椎模型,比较不同高度假体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OM)、假体与骨终板接触面的应力分布及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的影响。结果 3种高度的假体在不同方向上均能较好地维持或增加置换节段ROM。假体与骨终板接触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应力随着假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后伸时,与5 mm假体相比,6 mm假体与上、下骨终板接触面的平均应力分别增加了52%和260%,7 mm假体分别增加了242%和720%。3种高度的假体均在后伸位的上终板接触面应力最高,5 mm假体在后伸位与骨终板接触面的应力在上终板两侧最大、后侧最小;6 mm假体与骨终板接触面的应力变化与运动方向基本一致;7 mm假体在后伸位与骨终板接触面应力在上终板后侧最大。在前屈位上,邻近节段应力随假体高度的增大而减少,在后伸、左右侧曲及左右旋转时,相邻节段应力则随着假体高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CTDR能较好地维持置换节段ROM。在维持合适椎间高度前提下,需选取较低高度假体以减小假体与骨终板接触面的应力,从而降低术后异位骨化及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我们曾发表述评《融合还是置换:对颈椎植骨融合术的再认识》[1],一晃至今已经15年了。这15年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在我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其经历了由逐渐开展、推广普及、蓬勃发展再到当前进入临床应用低谷期的变化。为什么ACDR术式临床开展逐渐减少?专家们的共识认为并不是患者群体变化了,而是大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对ACDR术式的手术指征把握更加严格和谨慎了。当前,国内外已有学者报道ACDR术式10年以上的随访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了ACDR术式的优势与问题。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再次回顾15年前述评中提出的关于ACDR术式的疑问,尽管部分已经获得了答案,然而更多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假体周围骨吸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8月67例因颈椎病行ACD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9例,平均年龄41.4±6.1岁,平均随访时间88.6±14.5月。术前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5例。手术节段C3/4者8例,C4/5者18例,C5/6者30例,C6/7者11例。根据末次随访时有无骨吸收出现,将纳入病例分成为骨吸收组(A组,25例)和无骨吸收组(B组,42例)。对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的发生率、分级、影像学参数特点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半年、1年、2年、4年、末次随访时的骨吸收发生率分别为5.98%、7.46%、11.94%、26.87%、37.31%。末次随访时骨吸收发生在C3/4节段3例,C4/5节段7例,C5/6节段11例,C6/7节段4例;其中1级骨吸收12例,2级骨吸收9例,3级骨吸收4例。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中两组的颈椎ROM、手术节段ROM、T1S、颈椎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A组SVA显著大于B组(P=0.02)。A组上位椎体终板矢状径、椎体高度显著小于下位椎体(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自发融合情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轴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2)。结论:ACDR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较常见,多数假体周围骨吸收为1~2级,且上位椎体骨吸收程度更为显著。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患者随访期间轴性疼痛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